首页 | 工程简介 | 相关政策 | 工作要闻 | 工程成果 | 数据发布 | 国际视野 | 科普知识 | 探月群英 | 视频集锦 | 访谈直播 | 宇宙人文 |
|
主办单位: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承办单位: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 协办单位: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 邮编:100048 京ICP备19018762号 信息报送:clep@cnsa.gov.cn |
![]() 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众号 |
新华社武汉10月30日电(记者熊金超 陆立军 李伟)10月30日,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军队和地方政府以及航天、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等140余家单位的近400名官员与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路线与模式。
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开始迎来“商用时代”。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秘书长吴晓梅高度评价这次论坛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中国航天转型发展,探索商业航天路径的一次重要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
商业航天是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动。近年来,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和组织大力推进商业航天的发展,促进了新兴商业航天企业崛起,颠覆了航天发射、卫星应用等领域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将航天技术的商业应用推向了新的高度。
“商业航天产业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介绍说,商业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可拉动7-14美元的回报。2014年全球航天产业经济总量约3300亿美元,其中76%为商业航天的产出,全球航天产业带动产生了数万亿美元的收入。
近年中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高红卫说,中国发展商业航天大气候已经基本形成: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军方有关机关对发展商业航天产业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支持的态度,有些扶持政策已经出台,有些支持政策正在制定之中。
2013年和2014年,航天科工分别发射了KZ-1和KZ-2两颗对地观测试验卫星,开创了中国用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之先河,成功尝试了航天科工在商业航天产业领域的应用。
经过50多年发展,中国航天科技已经形成了一条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卫星运营、地面设备制造与服务提供的完整产业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杨保华介绍说,截至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累计研制发射了通信、导航、遥感、科学实践等各类卫星215颗,在轨稳定运行122颗。
目前,中国航天技术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就已累计向9个国家签订了11颗整星出口国际订单,为22个国家的客户提供国际商业发射51次,发射卫星59颗。
“我国是世界级航天大国,已经具备发展商业航天的必要条件和能力。”吴晓梅说,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将通过民间渠道,以商业合作模式,将中国高端航天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向国际市场,与世界人民共同分享中国航天科技成果。
目前,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已同马耳他、斯洛伐克、马来西亚、挪威、荷兰、约旦、卡塔尔、巴林、蒙古、沙特等国政府部门、航天机构和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和意向,项目内容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合资建站、合作经营、人员培训和商贸服务。
吴晓梅说:“新时空技术革命的时代已经到来,利用卫星与万物联网能够提供全时空、多手段、可互换、高可靠、无限量的服务。”
在以“科学创新、转型思变,探寻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路线”为主题的此次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吴晓梅代表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倡议共建以用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参与的合作平台,开放共享卫星数据资源和服务解决方案。
2013年和2014年,航天科工分别发射了KZ-1和KZ-2两颗对地观测试验卫星,开创了中国用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之先河,成功尝试了航天科工在商业航天产业领域的应用。
经过50多年发展,中国航天科技已经形成了一条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卫星运营、地面设备制造与服务提供的完整产业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杨保华介绍说,截至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累计研制发射了通信、导航、遥感、科学实践等各类卫星215颗,在轨稳定运行122颗。
目前,中国航天技术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就已累计向9个国家签订了11颗整星出口国际订单,为22个国家的客户提供国际商业发射51次,发射卫星59颗。
“我国是世界级航天大国,已经具备发展商业航天的必要条件和能力。”吴晓梅说,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将通过民间渠道,以商业合作模式,将中国高端航天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向国际市场,与世界人民共同分享中国航天科技成果。
目前,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已同马耳他、斯洛伐克、马来西亚、挪威、荷兰、约旦、卡塔尔、巴林、蒙古、沙特等国政府部门、航天机构和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和意向,项目内容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合资建站、合作经营、人员培训和商贸服务。
吴晓梅说:“新时空技术革命的时代已经到来,利用卫星与万物联网能够提供全时空、多手段、可互换、高可靠、无限量的服务。”
在以“科学创新、转型思变,探寻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路线”为主题的此次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吴晓梅代表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倡议共建以用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参与的合作平台,开放共享卫星数据资源和服务解决方案。
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承办单位: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
协办单位: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
邮编:100048
京ICP备19018762号
信息报送:clep@cns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