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简介 | 相关政策 | 工作要闻 | 工程成果 | 数据发布 | 国际视野 | 科普知识 | 探月群英 | 视频集锦 | 访谈直播 | 宇宙人文 |
|
主办单位: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承办单位: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 协办单位: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 邮编:100048 京ICP备19018762号 信息报送:clep@cnsa.gov.cn |
![]() 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众号 |
比利时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火星的两个卫星与月球的形成过程大体类似,均是在一次大碰撞中产生的。不过,由于运行轨道的关系,未来留下来陪伴火星的将只剩下一颗卫星,另一颗则会被拉向火星最终陨落。
火星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太阳系行星,与地球相比,它有火卫一和火卫二两颗卫星。这两颗卫星曾被认为是火星捕获的小行星,但最新研究发现,它们如同月球的产生过程一样,可能也是在一次大碰撞事件中形成的。然而,让科学家们不解的是,同样是碰撞事件,为何火星不像地球一样形成一个大卫星(月球),而是产生了两颗小卫星。
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的帕斯卡尔·罗森布拉特和他的研究团队,使用数值模拟了一次火星上的大碰撞事件,以及碰撞所造成的碎片盘演变。他们发现,由于碎片的密集程度不同,较大的卫星会在碎片盘内侧吸积形成;而在碎片盘外侧,也就是先前认为的火卫一和火卫二形成区域,碎片低密度分散着,不容易形成卫星。不过,当内侧有一个巨大卫星时,产生的引力牵引会搅动碎片盘的外侧,让外侧形成小型卫星。
罗森布拉特表示,当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内侧巨大卫星最后在火星潮汐力作用下落到了火星上,其他在潮汐力范围之内的外侧卫星也经历了相同的命运,只留下火卫一和火卫二作为大碰撞事件的幸存者。这种方案可以解释为什么如今的火星有两颗卫星,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未来会只剩下一颗卫星。目前,火卫二轨道是稳定的,而火卫一正逐渐被拉向火星。
研究人员称,当年火星可能有很多卫星,最大的那些塑造了整个系统,最小的那些最晚落下,而火卫一可能是一系列坠入火星小卫星中的最后一个。
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来源:中国科技网
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承办单位: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
协办单位: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
邮编:100048
京ICP备19018762号
信息报送:clep@cnsa.gov.cn